傳統意義上的普洱茶勐臘古茶山位于勐臘縣和景洪市境內,分別為易武、倚邦、攸樂、革登、莽枝、蠻磚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清政府對西雙版納進行改土歸流,從此勐臘古茶山成為普洱茶的主產區,清乾隆至咸豐年間是它最為鼎盛的時期,茶園面積最大,普洱茶最為輝煌的歷史便刻寫在勐臘古茶山上。
六山之一的易武茶山位于勐臘古茶山東部,緊靠中老邊境,面積約750平方公里,是面積最大的茶山,它包括易武正山、漫撒茶山在內。
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區,種茶歷史悠久,漫撒山現還保存有幾十畝樹圍超過1.5米,樹高達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,這片特大型古茶園茶樹樹齡已超過千年。
正是易武茶山的面積大和古樹高,才衍生出【云山春意】的設計理念——以高海拔和早春為主題風格的設計版面。
版面整體青草綠為主色調,采用深綠色燙金工藝展示【云山春意】文字,與背景中的山峰交相輝映,營造出春意朦朧之勢,高山云霧之境。
【云山春意】文字凸顯春天里隨處可見的綠,其中隱藏祥云和山形的小細節更顯活潑生動,可謂春意足,春味濃。
茶餅頂部仙氣繚繞的古茶山似乎一望無際,早春的綠意蔓延至山頭的每個角落。高山同時也象征著人的意志力,只要永不放棄地攀登,無論多高的山峰終究會被人征服。
茶餅底部愈發縈繞的春意圍繞著古茶山,古茶樹的生機勃發,預示著今年春茶的命運。茶樹的高度猶如人的心境,心有多高,夢想就有多大。